尼弗迦德
![]() | |
---|---|
尼弗迦德帝国 Nilfgaardian Empire | |
信息 | |
其他译名 | 尼夫加爾德(繁中) |
通称 | 尼弗迦德 |
纹章 |
|
政治 | |
政治体制 | 中央集权 |
皇帝 | 恩希尔·恩瑞斯 |
地理 | |
首都 | [[尼弗迦德金塔之城]] |
主要城镇 |
[[尼弗迦德金塔之城 阿美利亚堡 辛特拉 鲍克兰]] |
主要河流 |
[[雅鲁加河]] [[叶连娜河 ]] [[西尔特河]] [[艾雷特河]] [[冽特河 ]] [[维尔达河]] [[阿尔巴河]] |
主要山脉 |
[[阿梅尔山脉]] [[提尔‧托夏]] |
主要地貌 | 平原、山地 |
文化 | |
居民称谓 | 尼弗迦德人 |
主要宗教 | 太阳教 |
官方语言 | 上古语、尼弗迦德方言 |
官方货币 | 弗罗林、马克 |
题图:《巫师》中的尼弗迦德地图 |
尼弗迦德帝国(The Nilfgaardian Empire,尼弗迦德语:Ceas'raet aep Nilfgaard)是已知世界和历史上中最强大的帝国,帝国地处大陆的南方,拥有强大的军事部队和顶尖的指挥官。它的首都是金塔之城,坐落在阿尔巴河畔。
帝国通过武力和政治手段征服周边国家来不断扩张其领土。所征服的地区会转化成帝国的行省或附庸国。这些地方由皇帝派驻的官员或已经向帝国俯首称臣的国王统治,对皇帝本人宣誓效忠。出生在阿尔巴河畔附近核心地区的人被认为是“真正”的尼弗迦德人,他们在社会地位等方面比其他被征服省份的人要优越得多。
《猎魔人》系列小说和《巫师》系列游戏中尼弗迦德帝国的皇帝都是恩希尔·恩瑞斯,他在政治与战略上,都极为精明。他领导下的帝国向北方发动了咄咄逼人的攻势,领土一路向北扩张至雅鲁加河。在《猎魔人》系列小说中,尼弗迦德和皇帝是最主要的反派,很多北方的自由人民都对帝国表达出了强烈的恨意,特别是帝国在征服了辛特拉之后。在《巫师》系列游戏中,尼弗迦德大军甚至已经跨过庞塔尔河,向北方最后的领土挺进。
尼弗迦德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国教是太阳教,皇帝兼任宗教领袖大祭司。
纹章学
游戏中使用的盾形纹章是由猎魔人纹章专家Mboro根据小说中的描述设计的。纹章的艺术设计出现在捷克概念(Czech Concept)网站上,并被CD Projekt Red的巫师系列游戏所采用。
尼弗迦德的横向旗帜由猎魔人纹章专家Mboro根据小说中的描述设计,纵向旗帜则出现在巫师系列游戏中。
历史
“ | 尼弗迦德没有正确的地图,因为尼弗迦德只会越来越大。 | ” |
—— 亚美利哥·维尔图其,地图绘制者
|
尼弗迦德帝国是猎魔人世界中最强盛的帝国。它位于大陆的南面,经济繁荣昌盛,拥有一支兵强马壮、指挥有方的庞大军队,尼弗迦德帝国的历史就是一部充斥着战争与征服的历史。
而对于北方人而言,直到大概二十五年前,尼弗迦德还是只有受过教育的人听过的国家,那时尼弗迦德帝国虽然急速扩张,但是魔爪还没有伸到北方各国。
但是今天,黑衣士兵高举太阳旗帜,渡过雅鲁加河[1],来到了庞塔尔河的南岸[2],尼弗迦德这个名字在北方已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任何人都闻之而色变。金色太阳的黑色帝国旗帜,从北方的雅鲁加河飘扬到南方的维可瓦罗,西起无尽的大洋,东到提尔·托夏的魁伟群山。帝国不断地扩充着自己的领土,并将吞并来的国家改为帝国治下的行省。行省的统治者可能是帝国的官员,也可能是那些不作抵抗便主动归顺尼弗迦德帝国的小国国王,他们都效忠于帝国的皇帝。强大的部队随时准备为了他们统治者的命令带来死亡,或在他的名号之下从容就义。
版图
尼弗迦德帝国有九个省份,另外还有四个附庸国,这些国家虽然名目上是独立的,但事实上是由皇帝管辖。尼弗迦德内部如此多元又如此快速扩张,却令人惊讶地稳定,或许这是因为尼弗迦德最重视的就是秩序,战争与征服也包括在内,尼弗迦德对法律与法庭的尊重,也是北方所比不上的。此外也与帝国的高度集权统治、强大的政治宣传和对人民思想上的强制统一化有密切关系。
核心地区
附庸国
行省
主要城镇
要塞和城堡
权力机构
- 尼弗迦德帝国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皇帝大权在握,不但掌管所有行政权,还是帝国军队的最高统帅,所有王公贵族和臣服的附庸国王等都要向他本人宣誓效忠。他平时生活在帝国皇宫内并在此发号施令,夏季他一般会移驾洛克·格瑞姆湖畔的夏宫。
- 永恒帝国最高特别法庭是最高司法机构,一般只负责处理最严重的罪行:叛国罪。
- “堡垒”是位于帝国首都的监狱,等候最高特别法庭判处的重要犯人都在这里被关押。
- 尼弗迦德商人协会在帝国政治生活中的影响力非同小可。虽然名义上是一个商业组织,但它其中的成员往往能够影响帝国甚至是世界的命运。
- 尼弗迦德情报机构为帝国提供军事和政治情报,并负责完成一些特殊任务。
战争
第一次北境战争
尼弗迦德帝国对北方发动了多次入侵。在第一次尼弗迦德战争中,邻近南方的辛特拉王国惨遭蹂躏,王室贵族全体殉国,平民百姓惨遭屠杀。随后尼弗迦德军队又入侵索登,完全摧毁了南部的上索登地区。但在悲壮的索登山之战中,北方诸国的联军在术士们的帮助下让尼弗迦德军队首尝败绩,第一次尼弗迦德战争到此结束。
第二次北境战争
尼弗迦德帝国在第一次军事进攻失利后加大了对北方诸国的政治渗透。通过收买、利诱和胁迫等手段拉拢北方的术士们和以及对北方政权充满敌意的松鼠党的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仙尼德岛政变上这些投靠帝国的势力和个人对北方术士集团的中坚力量造成极大损害,曾经纵横捭阖的术士无法再掌控北方政局统一步调对抗南方。一名精灵暗杀了瑞达尼亚的国王维兹米尔二世更是让局势雪上加霜,北方列国的联军连连败退。然而在这兵败如山倒的时刻,泰莫利亚的弗尔泰斯特国王统率军队发起反击,并在布伦纳之战中力挽狂澜,极大地鼓舞了整个北方的士气。恢复信心的北方联军发起了一连串的反攻,解放了下索登,并迫使尼弗迦德帝国走上了谈判桌。最后尼弗迦德帝国与北方诸国在辛特拉签署了和平协议。
第三次北境战争
尼弗迦德帝国在第二次战争中虽未伤元气,但其觊觎的大片北方领土仍未收入囊中。北方则因多次战争蒙受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此时因为术士们对政治的操纵和权力的渴望已经让他们成为北方的众矢之的,很多地方已经展开了迫害运动。此外,在共同外敌被击退后 ,之前的同仇敌忾的联盟荡然无存,各国又陷入了无尽的争吵和领土纷争中。虽然北方诸国目前陷入了混乱,但弗尔泰斯特、拉多维德、米薇、亨赛特等几位君王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在第二次战争后获得的极高声望成为了帝国的心头大患。恩希尔皇帝于是派出了几位猎魔人组成的弑君者小队秘密潜入北方行刺。与尼弗迦德接壤的亚甸成为了第一个目标,德马维国王在一次巡游中惨遭斩首,随后第二次战争的英雄弗尔泰斯特也倒在了刺客刀下。帝国军队趁机跨过雅鲁加河拉开了第三次战争的序幕,势如破竹的攻势让曾经强大的几个国家纷纷沦陷。战火快速向北蔓延,拉多维德则在帝国攻城略地之际趁机吞并了科德温并统合了北方的抵抗力量。他对内大肆迫害术士和魔法使用者,对外则展示出了军事才能,在冬季严寒的帮助下将帝国战争的车轮暂时挡在了庞塔尔河以南,河畔富庶的自由城邦诺维格瑞成为了双方争夺的焦点。帝国的势头似乎势不可挡,但是未来的局势仍不明朗,一些小人物做出的决定有时却能影响和改变世界的命运[3]。
军事力量
尼弗迦德拥有全大陆最强大的陆军。这支军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在第二次北境战争期间,帝国军队总规模达到了32-35万,皇帝将30万人投入了北伐攻势中,剩余的2万-5万人留守国内维持治安。
集团军
军团

师
旅
战斗分队
攻城器械
帝国海军
《巫师3》中也出现了尼弗迦德帝国的海军部队。皇帝带领一支大型部队乘船来到史凯利格群岛协助杰洛特、希里、阿瓦拉克和女术士们抵抗狂猎的进攻。不过比起强大的帝国陆军来说海军的作战实力应该要逊色许多。群岛的海盗长期活跃在大洋上,图尔塞克家族的领主“血红”托尔吉尔甚至一度南下劫掠帝国首都,尼弗迦德的反击手段则是派遣雇佣兵而不是正规海军与之对抗[4]。与辛特拉关系密切的史凯利格在前者沦陷后更是加大了劫掠的力度作为复仇的手段。 从船型来看,帝国海军船只动力为三角纵帆,船体瘦长吃水较浅适合快速机动,但是稳定性较差,也不够坚固,不足以布设投石机或弩炮等远程重型武器,所以攻击手段十分有限。海军在战争中扮演的主要角色应该是跨海或沿河投送兵力。
尼弗迦德的内部反对势力
虽然尼弗迦德大帝手握绝对权力,还会严惩带有丝毫不服从迹象的人,但帝国内依然有反对他的势力;这些人并不是来自被大帝征服省份里的“外来人”领袖,而是金塔之城里甚至帝国皇宫高墙内的异见之声,皇帝和贵族势力间的冲突由来已久。
佛古斯·恩瑞斯皇帝曾经被反对他的一群贵族推翻,其领袖杀害了他并篡夺了皇位。二十年后,长期流亡海外的恩希尔·恩瑞斯同样聚集了一批忠于他的贵族反对势力,最终推翻了篡位者的统治,为其父报仇并将帝位重归恩瑞斯家族。
多年后,所有贵族的王子和权贵都期望这位强势的新皇帝会照习俗娶他们的女儿,并生下继承人。不过,恩希尔宁愿无视这个古老传统而相信伊丝琳预言,让上古之血流入自己家族的血脉,稳固统治拯救帝国未来的命运。
于是贵族-皇帝之间的矛盾之轮再度转动,内部反对势力耐心等待着大帝的统治遭遇危机,他们打算在这种时刻发动政变,煽动对大帝统治不满的群众,以便暗杀大帝,并且将自己的人尼弗迦德的王座。
多名贵族在第二次战争期间试图实施这个计划,然而被恩希尔及时发现并挫败,他们当然也遭到了悲惨的下场[5]。但这并不能阻挡阴谋家的脚步,第三次战争如果再度失利,看似坚不可摧的恩瑞斯王朝就会在刺客的匕首刺入皇帝心脏那一刻间轰然崩塌[2]。
知名尼弗迦德人物
皇帝
皇后和皇妃
贵族
情报人员
军官
术士
官员
学者
其他
货币
尼弗迦德的国家货币是弗罗林。尼弗迦德与北方各国的战争,不但改变了国界的形状,也让整个大陆的经济天翻地覆,尤其是货币受最近的政治动荡影响特别深。和其他国家的货币不同,尼弗迦德弗朗币的价值并非取决于含金量,而是取决于帝国的经济。本来帝国军队连战连胜,让该货币的价值大幅上涨,但过了几个月,冲突越拖越长,弗罗林的价值也开始慢慢持续下滑。
游戏中
巫师
游戏中并没有直接涉及到帝国的势力,只有几个尼弗迦德人出现。其中对尼弗迦德帝国的描述:
“ | 尼弗迦德帝国是一个强大而古老的遥远南方国度。它的首都是尼弗迦德城,坐落于阿尔巴河畔。帝国通过征服和吞并周边国家而崛起,只有阿尔巴河附近的居民才有权利称自己是尼弗迦德人。这些人身上拥有相当的精灵血缘,而且他们说的语言也与上古语比较接近。尼弗迦德是个好战且具有侵略性的国家,五年前刚刚结束与北方王国的战争。尽管和平协议已经签署,尼弗迦德仍未放弃他们取得北方领土的野心。 | ” |
巫师2:国王刺客
强大的尼弗迦德帝国在恩希尔·恩瑞斯的统治下对北方的威胁与日俱增。皇帝派出了老道狡诈且口才极好的外交家希拉德·费兹-奥耶斯泰兰作为帝国特使参与了诸多北方事务。
希拉德最早出现在序章中。如果杰洛特杀了亚里安·拉·瓦雷第的话,希拉德在拉·瓦雷第城堡的地牢中拯救了被关押的玛丽·露意莎·拉·瓦雷第并向她提供政治庇护。由此可见帝国参与了北方很多反抗势力中,外国特使可以向本国政治犯提供保护并轻易出入防备森严的监狱,尼弗迦德在北方的势力和影响可见一斑。
第二章中,希拉德抓住了杰洛特的朋友兼恋人特莉丝·梅利葛德,得到了女术士集会所的相关信息作为其牵涉弑君事件的证据。希拉德还指使了泰莫利亚叛徒伏击了弗尔泰斯特国王两个孩子的护送队,导致鲍尔西意外死亡,阿奈丝则被送到术士戴斯摩处。这样做符合帝国希望泰莫利亚继续分裂下去的意愿。希拉德另外还向瑞达尼亚国王拉多维德五世透露了女术士集会所是弑君事件的幕后元凶,将关押的特莉丝作为证据,并表示会协助拉多维德扳倒集会所。
第三章中,如果杰洛特没有去营救特莉丝,希拉德会带弑君者雷索出现在洛穆涅峰会上,并强迫他公开“供述”集会所的弑君阴谋。其结果是尼弗迦德完全达成了计划:不但摆脱了弑君的嫌疑,还让以拉多维德为首的北方势力大肆迫害整个术士阶层,北方彻底陷入混乱。如果杰洛特救出了特莉丝,这位女术士会在峰会上指出集会所的阴谋,但是撇清了其他术士与之的联系,法师枢密会也得以重建,北方恢复了一定的秩序。 尼弗迦德帝国计划实现的程度与杰洛特的选择有关,但是无论如何皇帝都达成了他制造混乱的愿望。最终,帝国的滚滚铁骑再次跨过雅鲁加河,第三次北境战争就此拉开帷幕。
巫师3:狂猎
尼弗迦德帝国军队已经占领了北方大半的领土,泰莫利亚、莱里亚和利维亚、亚甸等国已经被占领,战线推进至庞塔尔河-莱克希拉河一线后攻势暂缓。拉多维德在此期间于冬季战争中击败并吞并了科德温剩余的一半国土,将北方统合成为了一个国家,吸纳了各个流亡势力后新的“拉多维德国”有能力暂时抵御帝国的进攻。此外冬季寒冷的气候也迫使帝国军队进入休整状态。
恩希尔还有自己的麻烦需要应对。国内的阴谋反动势力暗潮涌动,他希望在找到女儿希里后提前退位并传位于她。帝国和皇帝的命运取决于杰洛特的选择:
- 帝国赢得了战争,恩希尔消灭国内的反对势力巩固了他的统治。北方王国中除了柯维尔和波维斯和史凯利格群岛外全部变成尼弗迦德的领土。
- 帝国输掉了战争,恩希尔被国内反对势力推翻并刺杀,莫尔凡·符里斯被推举为新皇帝,希里则相应失去了任何继承皇位的权利。北方王国被拉多维德或者西吉斯蒙德·迪科斯彻治下的瑞达尼亚所统一。
《昆特牌》
尼弗迦德帝国是昆特牌中的一个阵营,参见:尼弗迦德帝国牌组。
《巫师之昆特牌》
尼弗迦德帝国是独立游戏《巫师之昆特牌》中的一个阵营,参见:尼弗迦德。
原型
尼弗迦德帝国的形象可能参考了历史上的古罗马帝国(Roman Empire),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
- 强大的国力,训练有素的士兵和尚武的军事帝国。
- 有着不输军队实力的间谍系统。
- 从一个城邦扩大至庞大的疆域。
- 盛行奴隶制度。
- 健全的法律制度以及对秩序的重视。
- 征服周边的“野蛮”国家并接纳他们为自己的领土,多次向北进攻但未完全征服整个大陆。
- 认为自己民族的血统高贵:尼弗迦德人认为他们的血统来源于上古之血,罗马人则认为他们的血脉通过特洛伊英雄埃涅阿斯(Aeneas)来自天神维纳斯(Venus)
- 缺乏有效的皇位继承制度,政权更迭不稳定,经常伴随政变或刺杀。且前后的皇帝未必出于同一家族(古罗马有着养子继承帝位的传统)。
- 宗教都崇拜太阳:尼弗迦德的太阳教可以与罗马的“无敌的太阳神教”(Sol Invictus)相比。
- 巫师2:国王刺客中丹德里恩的一句话更证实了这个观点。他说“在尼弗迦德就做尼弗迦德人做的事”(When in Nilfgaard, do as the Nilfgaardians do),这句话来源于西方的一个成语“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在罗马就做罗马人做的事,意思是“入乡随俗”)。
游戏中的尼弗迦德或多或少又进一步参考了神圣罗马帝国(Holy Roman Empire,日耳曼人的国家,德国历史中的一部分,与前文所提到的罗马帝国并无关系):
- 神圣罗马帝国的存在时间(800年/962年-1806年,)与猎魔人、特别是游戏中选择的中世纪晚期(14-15世纪)背景有很高的重合。前文所述的古罗马帝国在中世纪之前就已分裂,西罗马帝国于5世纪灭亡,滋生出一系列欧洲王国,而东罗马帝国虽然一直持续到1453年,但在与猎魔人故事对应的年代它以日渐凋零,与尼弗迦德帝国强盛、扩张的形象相差甚远。
- 尼弗迦徳帝国的扩张行为第三次北境战争,很可能参考了腓特烈一世和狮子亨利协同进攻波兰。
- 从法理层面来看,尼弗迦德是北方诸多王国面前唯一拥有帝国称号的国家,历史上中世纪的神罗也是中、西欧唯一拥有帝国称号和皇帝的国家。
- 在游戏王权的陨落中,甚至出现了"选帝侯"这一神罗特有的称号,可能暗示了游戏里尼弗迦德的皇帝不一定是家族世袭的。而小说中提到的恩希尔之后的两位皇帝莫尔凡·符里斯、简·卡尔维特均与恩希尔不是同一家族,也许他们是用特殊手段撺掇恩瑞斯家族皇位,也有可能他们是像神罗那样被推选出来的皇帝。特别是符里斯,小说中他明确与恩希尔并非同一家族。当然神罗也并非没有恩瑞斯家族那样长期占据皇位的家族,历史上哈布斯堡家族就占据神罗帝位数百年之久。
- 尼弗迦德军用盔甲的设计和配色都与神圣罗马帝国的盔甲风格十分接近,特别是其皇室盔甲,黑色也一直是德国的象征。
琐事
- 帝国及其首都最早的名称来源并不清楚。“Nilf”似乎是由冰岛文中的“nifl”变化而来(意为雾,黑暗,模糊,如Niflheim[11])。而“gaard”应该是来自于荷兰语“gaard”(院子,花园)或者古诺斯语“garðr”(院子,围场,"米德加德"、"阿斯加德"等都是以gard结尾)。
- 《巫师》有一种烈酒名为“尼弗迦德柠檬”,可供饮用。《巫师3:狂猎》中的尼弗迦德柠檬则只作为炼金材料使用。
- 《巫师3》中用“尼弗迦德”命名的盔甲有4套。
- 在CDPR的另一款RPG游戏赛博朋克2077的背景中,有一本名为Milfgaard的色情杂志,与尼弗迦德的Nilfgaard只有一字之差,可能是用MILF与之衔接做了一个彩蛋。
引用和注释
- ↑ 猎魔人系列小说中,以及《巫师2:国王刺客》中
- ↑ 2.0 2.1 2.2 2.3 2.4 2.5 2.6 《巫师3:狂猎》
- ↑ 第三次战争的内容全部来源于巫师系列游戏。
- ↑ 《巫师3:狂猎》中的书籍《血红托尔吉尔之歌》
- ↑ 《湖中仙女》
- ↑ 希瑞成为女皇仅出现游戏《巫师3:狂猎》众多结局中的一个里。
- ↑ 7.0 7.1 7.2 7.3 《巫师2:国王刺客》
- ↑ 8.0 8.1 《巫师》
- ↑ Ferdinand II, Holy Roman Emperor
- ↑ Charles V, Holy Roman Emperor
- ↑ 尼夫海姆(Niflheim),或称死人国度,是北欧神话中冰冷黑暗的地狱。